
在決定一個節目前,我們要思考的方向通常包括以下幾點:園長主任的期待、教師本身的能力、孩子的能力、節目所需的資源取得….。一般園所長們的期待當時是希望節目越有看頭越好,有內容、吸引人並能達到完美的舞台效果,當然同時也就達到了招生效果。但老師畢竟只是老師,我們不是全能的,雖然說要當一個全能的老師才不會被社會所淘汰,但在這之前要先了解自己的長項,例如擅長舞蹈的便可以多加些動作,但不擅長的就不要太勉強,所以這時就要發揮全部的腦力與體力,架構出一個自己滿意、園長滿意、家長滿意,以及小朋友也有能力去呈現出來的節目。訂出主題確定了方向後,接下來的是決定節目的內容,要如何做出與眾不同的節目是要殺死千千萬萬個細胞才能得到的成果,收集資料、編寫內容、發揮創意、修改內容….。坊間有很多現成的資源,但並不適合每一個團體,總是需要加以修改,同時加上自己的創意編寫出適合的內容。最後便是著手節目的排練了。這是最困難但也可以說是最簡單的一個環節,因為只要過程是快樂的、有充足的時間,那樣孩子們排練的意願會比我們更高昂。最怕的就是時間緊迫、火燒眉毛了,這時老師的壓力大情緒不好直接的便也影響到孩子們的意願。
今年我所呈現的節目有三場話劇一場童謠組曲。
話劇一:CINDERELLA由幼稚園大班三十位孩子、兒美班十六位孩子分別演出。這個節目是大家所熟悉的故事,所以我把特色放在歌曲和配樂上,利用了流行歌曲和幼兒熟悉的童謠加強劇情的效果。雖然是同一個劇本,但不同年齡的孩子所要呈現的效果也會不同,幼稚園的孩子我會把歌曲童謠的部份加重比率,至於兒美班的孩子就要把重點放在台詞上。
話劇二:Magic Museum Night 由大兒美班的孩子演出。參考劇本凱薩琳。
童謠組曲:由小兒美班的孩子呈現,在朗誦的比率上要加重。利用伴奏讓孩子先朗誦後再唱童謠。
今年在準備節目時,我所面臨的困難點主要有時間緊迫、服裝道具及孩子年齡上的問題。其中有一個節目,是在表演前的一個月園方才決定要以話劇方式呈現。由於時間緊迫於是藉由多媒體做為輔助,請帶班老師撥放DVD讓孩子們觀賞,當孩子大略了解故事內容後,用一人飾演多角方式演出內容,並讓孩子模仿。而在服裝上的問題其一是園方沒預算租衣,其二是因為孩子身材尺寸的問題,最後便決定自己動手做和使用現成的衣服為孩子們打扮。另外在孩子年齡上的問題,班主任希望讓大孩子們上台表演話劇,青春期的孩子在沒有舊經驗的情形下,要讓他們放開身體演戲這真是我所遇到最難克服問題了。
每次的成果展都讓我又愛又很,它讓我有活力但也犧牲了很多的時間,想要有完美的效果就要付出,雖然付出心血後所得到的效果不一定如預期中的,但別忘了他們都只是孩子不是表演的工具,適時的讚美是對孩子的認同,也是對自己的認同。